患者,男,舌根恶性肿瘤
不可切除舌根癌的重离子治疗
舌根癌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约为2~5:1,但近年来女性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可能与女性抽烟人数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病年龄偏大,以50~70岁年龄组最为多见,近20年来,舌根癌的发病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对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I、II期病人,手术和放疗均可能达到根治目的,但放疗不损伤咀嚼及吞咽功能,所以应以放疗为主。对于III、IV期病人应采用手术和放疗配合为主的综合治疗。化学治疗仍属于辅助治疗,用于术前、术后或放疗后配合应用,或用于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碳离子放疗(CRIT)是21世纪新兴的放疗方式,碳离子治疗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放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优势,是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精度高、副作用小、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治愈率高、疗程短等优点。由于碳离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强的杀伤力,能够精确地破坏肿瘤细胞,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这使得碳离子治疗系统在治疗一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深部肿瘤和近邻重要器官(如视神经、脑干、晶体等)的肿瘤时表现出优越性,或者在保留器官功能上具有优势。下面是1例舌根癌患者采用重离子治疗后的疗效。
病史
患者主因间断乏力、咽部疼痛1年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出现咽部疼痛、乏力,无头痛、头晕,2024年2月份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提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散在淋巴滤泡增生,左侧舌根见多个淡粉色新生物。诊断提示:慢性咽炎,舌根乳头状瘤?后多次咽喉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2024-12-04电子喉镜检查提示:舌根部淋巴滤泡增生。会厌舌面偏左侧与舌根部粘连,会厌舌面无法暴露,会厌缘左侧可见淡粉色表面粗糙新生物。诊断提示:会厌肿物,慢性咽炎。颈部CT提示:左侧舌根部占位,大小约28x27mm,考虑恶性肿瘤,左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较大者约20x26mm。2024年12月15日行颈部MRI提示:舌体偏左侧异常信号,范围约38x33x39mm,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左侧颈动脉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短径约14.7mm,考虑转移。2024年12月19日舌根部肿物穿刺活检,活检病理:增生纤维组织中查见少量异形上皮巢团,考虑为鳞状细泡癌浸润。
入院诊断:舌根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cT3N2bM0 IVA期;KPS评分:80分
诊疗经过
1.颌部、颈部核磁:舌根部、左侧舌体占位并强化,较大层面大小约3.8×2.4cm,多考虑肿瘤性病变,会厌及左侧颌下腺受累;左侧颌下、颈根部数个增大淋巴结显示,多考虑转移,较大者大小约1.5×1.8cm;双侧颌下腺内管样影,多考虑腺管扩张;双侧颌下、颈血管间隙及双侧颈根部多发小淋巴结显示。
2.采用碳离子照射技术,处方剂量:GTV:68Gy(RBE)/17Fx,4Gy(RBE)/1Fx,PTV1: 60Gy/15Fx,4/1Fx,PTV2: 56Gy/14Fx,4Gy(RBE)/1Fx。
3.放疗期间出现放射性口腔粘膜炎 ROTG 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 RTOG 2级,均在治疗后2周恢复。
疗效评价
治疗前
治疗前MRI:舌根部、左侧舌体肿块,较大层面大小约3.8x2.4cm,舌根部、左侧舌体占位并强化,多考虑肿瘤性病变,会厌及左侧颌下腺受累,左侧颌下、颈根部数个增大淋巴结显示,多考虑转移。
碳离子治疗剂量云图。
治疗后3月MRI: 舌根部可见一小斑片状长T1稍长T2信号影,轴位较大层面大小约1.0x1.5cm,DWI未见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双侧颌下、颈血管间隙及双侧颈根部可见多发淋巴结影,较大者位于左侧颈根部、大小约0.7x1.0cm。
疗效评价:较前肿块范围明显缩小,临床评价PR。
讨论
口腔癌,包括舌根癌等相对乏氧,对常规治疗并不敏感,重离子相对生物学效应(RBE)是传统放疗的2-3倍,尤其对放疗抵抗的乏氧细胞和复发肿瘤效果显著;且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降低40%,患者耐受性更佳,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碳离子在口腔癌治疗中,显著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如唾液腺、颌骨、脊髓等)的辐射剂量。碳离子治疗可将脊髓受量降低至传统光子治疗的1/6以下。临床数据显示,口腔癌患者接受碳离子治疗后,局部控制率提升至70%-80%,且复发风险降低。复发性或难治性口腔癌,碳离子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50%-60%,而传统光子治疗仅为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