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碳离子放疗计划中摆位误差对靶区剂量的影响
比较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分析对血清CYFRA21-1、CEA、SCCA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
碳离子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评价
放射治疗是癌症局部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相关研究发现,放疗射线能够诱导产生特殊的免疫刺激效应,即远隔效应(abscopal effect, AE),具体是指针对肿瘤局部病灶照射时,照射靶区之外的病灶亦缩小。碳离子放射治疗(carbon ion radiotherapy, CIRT)是目前临床放射治疗的优选方法,相比于常规放疗,具有更多的优势,被认为具有激活肿瘤细胞更强免疫原性的潜力[1]。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相对生物效应(RBE)剂量 48 Gy,16 次和 12 次分割碳离子束照射局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淋巴结引流区的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 。方法 收集 2020 年 6 月 至 2021 年 12 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收治的病理确诊为 LA‐NSCLC 的患者 72 例,简单随机法分为 A 组、B 组各 36 例,分别给予 A 组 48
碳离子联合免疫治疗特殊部位复发性鼻咽癌1例,探讨其疗效与治疗方案,适用于复发鼻咽癌的创新治疗方法。
碳离子治疗肿瘤的临床进展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 MRI在重离子疗法(heavy-ion therapy, HIT)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HIT治疗的25例HCC的MRI检查资料,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复查时肿瘤轴位面积、体积及最大长径,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研究碳离子被动束扫描剂量验证计划中不同网格大小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分析其在治疗精度中的作用。
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