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治疗硬腭腺样囊性癌的病例分享
重离子治疗硬腭腺样囊性癌的病例分享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ncer,ACC)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头颈部最具生物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肿瘤之一,约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28.0%,常见于腮腺及小唾液腺。小唾液腺中以腭腺起源最常见,其侵袭性强,临床病程进展缓慢,肿瘤常沿神经扩散(神经周围侵犯)或血行播散,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淋巴结受侵仅为5-10%左右。腭部ACC临床症状表现多不典型,导致就诊时肿块已经发展较大,且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往往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无法做到根治性手术,就需要放射治疗,文献报道手术或光子放射治疗的5年局控率以及生存率分别是25-72%和25-82%。在NIRS接受碳离子放疗的151例口咽及副鼻窦受侵的局部晚期腺样囊性癌患者中,5年局控率仍然达到了74%。结果表明碳离子放疗的局控率要优于单独采用光子的调强放射治疗。下面是1例局部晚期硬腭腺样囊性癌,因为左侧硬腭、鼻颅眶口腔内沟通性病变,广泛累及周围结构,桥脑、左侧视神经、第四脑室受压并脑实质广泛水肿,邻近左侧下颌骨骨质破坏,出现咀嚼困难、视力、听力、嗅觉丧失等,经过重离子治疗,症状基本缓解。
病史:患者女性,51岁,主诉:硬腭肿物4年余,伴头痛、失明1年。
现病史:患者于2020年4月1日出现硬腭肿物,间断给予中药治疗,其后肿物逐渐增大。2023年10月,自觉左眼视物逐渐模糊直至失明,仍给予中药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病程中逐渐出现局部疼痛、头昏沉感、左侧鼻面部疼痛、咀嚼困难、视力、听力、嗅觉丧失。于2024-09-11就诊于北京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上腭肿物活检,病检结果提示(病理号306404)涎腺来源的肿瘤,考虑为腺样囊性癌,给予“安罗替尼”后暂无特殊不适,效果欠佳。来我院行重离子治疗。治疗前头颅MR:左侧硬腭、鼻颅眶口腔内沟通性病变,广泛累及周围结构,桥脑、左侧视神经、第四脑室受压并脑实质广泛水肿,致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积液,邻近左侧下颌骨骨质破坏。
诊断:左侧硬腭腺样囊性癌 cT4bN0M0 IVB期
经过详细评估病情,制定了碳离子治疗计划,CTV剂量:52Gy(RBE)/13Fx,4Gy(RBE)/1Fx;GTV剂量:68Gy(RBE)/17Fx,4Gy(RBE)/1Fx;2024-11-18治疗结束,治疗至10次后出现口腔粘膜白斑,RTOG急性损伤2级,经给予漱口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尚可。
治疗前:
治疗前MRI:左侧硬腭、鼻颅眶口腔内沟通性病变,广泛累及周围结构,桥脑、左侧视神经、第四脑室受压并脑实质广泛水肿,致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积液,邻近左侧下颌骨骨质破坏,多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并局部合并出血可能。
碳离子治疗剂量云图。
治疗后MRI:左侧硬腭、鼻颅眶口腔内沟通性病变,广泛累及周围结构,桥脑、左侧视神经、第四脑室受压并脑实质水肿,致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积液,邻近左侧下颌骨骨质破坏,较前肿块范围缩小并强化减低.
疗效评价:左侧硬腭、鼻颅眶口腔内沟通性病变,较前肿块范围明显缩小,临床评价PR。
讨论:
碳离子放疗(CRIT)是21世纪新兴的放疗方式,碳离子治疗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放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优势,是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精度高、副作用小、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治愈率高、疗程短等优点。由于碳离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强的杀伤力,能够精确地破坏肿瘤细胞,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这使得碳离子治疗系统在治疗一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深部肿瘤和近邻重要器官(如视神经、脑干、晶体等)的肿瘤时表现出优越性。日本自1994年开始应用碳离子束治疗恶性肿瘤以来,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有德国、中国、意大利、奥地利等极少数国家将碳离子应用于临床。武威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可实现均匀扫描和点扫描两种模式的治疗,于2020年3月正式开始投入临床应用,其中包括头颈部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胰腺癌等,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硬腭癌患者经碳离子放疗后近期疗效评价已达部分缓解,且患者原有头昏沉感、头痛、症状改善明显,治疗过程中副反应轻,耐受性好,证实了碳离子放疗在硬腭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