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带你了解最常见的胃病:急性胃炎
【专家答疑】带你了解最常见的胃病:急性胃炎
最常见的胃病
急性胃炎
秋季,作为急性胃炎的易发季节,其诱因往往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摄入不健康食物紧密相关。这些不当摄入可能为细菌或病毒提供可乘之机,悄无声息地侵入胃肠道,进而引发一系列令人不适的症状:胃痛如绞、体温升高伴有发热、腹泻不止,更甚者,众多患者还会面临持续性恶心、频繁呕吐乃至脱水的严峻挑战。今日,我们邀请武威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消化内三科赵光源主任携手深入,全方位地了解急性胃炎,共同守护这一季的肠胃健康。
赵光源 副主任医师
•院长助理、消化内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2017在日本福冈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留学归来后,一直从事消化临床治疗工作。
•曾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从事消化道疾病及消化内镜的临床及研究工作20年,擅长消化道肿瘤的检查及治疗。
•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篇。以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武威市科技局科研课题:《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ESD治疗的临床研究》,获武威市科技局二等奖。
•获甘肃早癌筛查先进个人、武威市优秀医师、武威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小编:赵主任麻烦你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急性胃炎?
赵光源主任: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作为一种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其起因纷繁复杂,涵盖了外在刺激与内在因素两大方面。在胃镜的细致观察下,该病症展现出胃粘膜的充血、水肿、糜烂乃至出血等典型征象,以及伴随的炎性渗出物等一过性病理变化。依据病变的具体表现,急性胃炎细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及急性腐蚀性胃炎四大类,其中以前两者在临床上更为普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急性单纯性胃炎以其高发性,成为了临床中屡见不鲜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急性糜烂性胃炎
堪称会“见血”的胃部炎症,但所幸的是,只要及时揪出并消除其诱因,预后往往较为乐观。
急性腐蚀性胃炎
往往与强酸强碱的误服史紧密相连,患者会遭受难以言喻的剧烈腹痛。面对此情此景,早期的规范急救措施如同救命稻草,能有效保障良好的预后。反之,若延误治疗,胃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便会伺机而动,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性化脓性胃炎
其根源在于化脓菌的侵袭,常作为其他腹部疾病的“恶果”出现。患者除了饱受寒战、高热的煎熬外,还需警惕急性腹膜炎与感染性休克这两大并发症的突袭。
急性胃炎,这一临床上的急先锋,其发病之迅猛,常以上腹部症状为首发信号。症状轻重各异,轻者可能仅感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伴有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乃至腹泻;而重者则可能遭遇呕血、黑便、脱水、酸中毒等严峻挑战,甚至陷入休克状态,此时务必争分夺秒,立即就医。
小编:赵主任,请问急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赵光源主任:急性胃炎的病因主要包括药物刺激、过量饮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应激因素以及局部血供缺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或单独作用均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急性炎症。
01
急性感染(细菌及其毒素)
摄入被沙门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道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例如蟹、螺、剩饭剩菜等,数小时后便可引发急性胃炎。
02
药物
最常见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例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洛索洛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这些药物会导致体内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进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能力。其他可能对胃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还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美卓乐)、抗凝药、抗血栓药以及抗肿瘤药等。
03
不良饮食习惯
无节制的饮食,包括过量摄入生冷、过热或粗糙的食物,以及频繁饮用浓茶、咖啡、烈酒等刺激性饮品,均会对胃黏膜构成直接刺激,破坏其保护屏障,进而诱发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乃至出血等不良反应。
04
急性应激
在机体遭遇急性应激状态,如重大创伤、大面积烧伤或严重感染等极端情况时,会触发胃黏膜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胃黏膜区域出现缺氧和缺血现象,进而造成胃黏膜的受损。
05
其他因素
在极端环境下,如强酸或强碱的腐蚀作用,以及胆汁逆流等不利因素,会对胃部造成严重的损伤。而药物使用不当和应激反应也常常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的显著症状,如黑便和呕血,这些症状在出血量急剧增加时,还可能进一步引发低血压乃至休克等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食物中毒往往与急性肠炎紧密相连,不仅伴有频繁的腹泻,还可能导致身体脱水,严重时可能诱发低血压等状况。而腐蚀性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则更为剧烈,患者常遭受上腹部的剧烈疼痛,并伴有频繁的呕吐、寒战和高热等全身症状,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小编:请问赵主任,诊断急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赵光源主任:在进行诊断时,我们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一系列相关症状。具体来说,若患者起病急促,并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感,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这些都是我们诊断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三个检查,供大家参考。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的增加与感染紧密相关,它作为炎症反应的核心标志,显著指示了体内炎症活动的增强。当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偏高时,这通常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患者体内存在细菌感染,为临床判断感染类型提供了关键线索。
进一步地,若观察到血红蛋白水平呈现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同时伴随红细胞比容的异常偏高,这一组合现象揭示了患者可能处于血液高度浓缩的状态,预示着人体已接近或达到脱水临界点。这一系列的血液学指标变化,不仅为评估患者体内水分平衡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急性胃炎的及时诊治指明了方向,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略。
大便常规
利用大便隐血试验这一敏感且有效的检测方法,我们能够精准地评估消化道是否存在出血情况。该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难以肉眼察觉的微量血液成分,为临床提供关于消化道出血的准确信息,是消化道健康筛查与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胃镜检查
通常在发病后的24至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这是确诊急性胃炎的关键手段。此过程能够直观且详尽地观察胃黏膜的病变部位与范围,同时精准地确定出血的具体原因。若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伴有渗出,以及出现斑点状出血、多发性糜烂(这些糜烂呈弥漫分布)、出血灶乃至浅表溃疡等征象,则强烈提示患者罹患了急性胃炎。这一诊断方法不仅迅速且准确,为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此外,在确诊过程中,还需细致地将急性胃炎与一系列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无误。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以及急性阑尾炎等。通过全面的临床评估、详细的病史询问、必要的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区分这些病症,为患者制定出更为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小编:请问赵主任,急性胃炎应该如何治疗?
赵光源主任:急性胃炎的治疗策略涵盖了四大核心方面:消除病因、强化胃黏膜保护、调整合理饮食及实施精准对症处理。首要步骤在于立即停止摄入或接触一切可能刺激胃部的食物与药物,对于症状显著加剧的患者,还需辅以抑酸药物与高效的黏膜保护剂,以迅速缓解不适。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至关重要,包括采取解痉措施以缓解胃部痉挛性疼痛,适时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止吐处理以改善恶心呕吐症状,以及必要的抗炎治疗来控制炎症发展。尤为关键的是,一旦发现出血迹象,应立即采取内镜下止血措施,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
小结
急性胃炎在有效去除病因后,通常能够在短期内实现自愈。在此期间,建议患者适当卧床休息,这不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还能促进心理状态的调整,缓解紧张情绪。同时,饮食卫生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务必避免任何可能加重胃部负担或刺激胃黏膜的行为,如暴饮暴食。
在饮食方面,推荐采用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如粥、汤类等,这些食物既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不会对胃黏膜造成过大的刺激。相反,高脂肪的油煎、炸、熏、腊等烹饪方式处理的鱼肉,以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及调味品,均应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病情或延缓康复进程。
总之,对于急性胃炎患者而言,除了必要的医疗干预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安排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病情的好转和身体的康复。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示范基地、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消化科培训基地、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武威分中心、西京生物样本库武威分库等。
消化内科拥有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武威市领军人才、武威医科院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创始人、胃镜中心主任张志镒主任医师、副院长聂蓬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卢林芝主任医师、张文鸿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赵光源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李世华副主任医师、刘金殿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谢春芳副主任医师等一大批高级职称专家领衔的专业团队。
消化内科装配了国产首台四臂手术机器人,甘肃省第四台、全省地州市医院第一台PET-CT,动态500排宝石能谱CT,Optima670 64排128层螺旋CT等各类设备300余台;STORZ·HD全高清腹腔镜、高清3D胸腔镜、高清3D荧光腹腔镜等各类腔镜10余台;奥林巴斯NBI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内镜30余台。
初审:张洁
复审:马树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