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肠”隐患】关于结直肠癌,您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警惕“肠”隐患】关于结直肠癌,您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我国发病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但好消息是,它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治愈的癌症,关键在于“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认识我们的“肠道”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站”。当结肠或直肠的黏膜细胞发生恶性病变,不受控制地生长,就形成了结直肠癌。它通常从一个叫做“息肉”的小肉疙瘩开始演变。

这些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如果您符合以下情况,就需要格外警惕:
1. 年龄因素: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尤其40岁以后风险显著增加。
2. 家族遗传: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
3. 肠道病史: 本人有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病史。
4. 不良生活习惯:
· 饮食习惯差: 喜好红肉(猪、牛、羊)和加工肉类,缺乏膳食纤维。
· 生活习惯差: 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肥胖。
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当身体出现以下“危险信号”时,请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 排便习惯改变: 例如突然的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出现,持续数周。
· 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变细、变扁,或带有凹槽。
· 便血: 大便中混有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液,或大便呈柏油样。
· 腹部不适: 持续性的腹痛、腹胀、绞痛或感觉有肿块。
· 里急后重: 总感觉想排便,但又排不干净。
· 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乏力: 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持续下降。
如何有效筛查与诊断?
筛查是发现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息肉)的利器!
· 粪便潜血试验: 无创、经济,是初筛的好方法。
· 肠镜检查: 筛查的“金标准”。它不仅能发现毫米级的微小息肉,还能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将其切除,有效阻断癌变进程。
建议普通人群从40岁开始评估风险,45岁起开始接受筛查。高危人群则应更早、更频繁地进行筛查。
如果不幸确诊,怎么办?
请不要恐慌!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效果与发现时的分期密切相关。
· 早期结直肠癌: 通过肠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
· 中晚期结直肠癌: 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样可以显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是最好的预防
1. “吃”出健康: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2. “动”出活力: 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戒除恶习: 坚决戒烟,限制饮酒。
4. 控制体重: 避免腹型肥胖。
5. 定期筛查: 将肠镜检查纳入您的健康管理计划。

结直肠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忽视与侥幸心理。主动了解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并勇敢地接受科学的筛查,就是我们保护自己最坚实的盾牌。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守护“肠”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