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希望: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科普
照亮希望: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科普
一、什么是根治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Definitive Radiotherapy)是指以彻底清除肿瘤、实现临床治愈为目标的放射治疗,通常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宫颈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如IIB-IVA期)。
根治性放疗常与化疗联合(即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二、适用人群
1. 临床分期:
IIB期及上(肿瘤侵犯宫旁或阴道下1/3)。
IVA期(肿瘤侵犯膀胱/直肠黏膜)。
部分IB3-IIA2期肿瘤较大或存在高危因素,如淋巴结转移)。
2. 不适合手术的情况:
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高龄等手术禁忌症。
肿瘤位置特殊或侵犯范围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
三、根治性放疗的核心方案
1. 放疗技术组合
根治性放疗需结合外照射(EBRT)+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两者互补以提升疗效:
外照射:覆盖宫颈原发灶、宫旁组织及淋巴结引流区。
推荐技术:调强放疗(IMRT)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精准保护直肠、膀胱和小肠。
剂量:45-50 Gy(分25-28次,每日1次)。
近距离放疗:直接针对宫颈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
剂量:28-35 Gy(分3-5次,通常每周1-2次)。
总等效生物剂量(EQD2)需≥80-85 Gy(关键指标,影响治愈率)。
2. 同步化疗
目的:增强放疗敏感性,杀灭微小转移灶。
常用方案:顺铂单药(40 mg/m²,每周1次)或顺铂+5-FU(每3周1次)。
注意:化疗需在放疗当日或前后24小时内进行。
四、治疗流程(以IIB期为例)
1. 准备阶段
影像评估:盆腔MRI(评估肿瘤侵犯范围)+ PET-CT(排查远处转移)。
定位与计划:CT模拟定位,制作个体化放疗计划。
2. 外照射阶段
每日1次,每周5天,持续约5周。
3. 近距离放疗阶段
外照射结束后1-2周内开始,通常分3-5次完成。
4. 同步化疗
每周顺铂化疗,与外照射同步进行。
五、疗效与预后
注:根治性放疗的疗效与放疗总剂量和同步化疗的规范性密切相关。
六、常见副作用及管理
1. 急性反应
放射性肠炎:腹泻、腹痛 → 低渣饮食+蒙脱石散。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升白针或输血支持。
放射性膀胱炎:尿频、血尿→ 多饮水,必要时抗炎治疗。
2. 长期并发症
阴道狭窄/粘连:放疗后3个月开始使用阴道扩张器。
直肠/膀胱瘘(罕见):需手术修复。
卵巢功能衰竭:绝经前女性需提前咨询激素替代治疗。
七、患者注意事项
1. 治疗期间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辛辣及产气食物(如豆类)。
皮肤保护:照射区避免潮湿,勿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定期复查血象:监测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每周至少1次)。
2. 治疗后随访
第1-2年:每3个月复查盆腔MRI、HPV检测。
第3-5年:每6个月复查,关注远期并发症。
3. 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心理疏导:放疗周期长,需保持积极心态。
八、常见疑问
Q:根治性放疗后肿瘤未完全消失怎么办?
A:需评估是否追加放疗或手术,但需权衡风险。
Q:放疗后HPV会转阴吗?
A:70%-80%患者治疗后HPV转阴,持续阳性需警惕复发。
Q:放疗后多久可以恢复性生活?
A:建议治疗后2-3个月,待阴道黏膜修复后,需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
根治性放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核心治疗手段,通过精准放疗技术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患者需严格遵循治疗计划,并关注长期生活质量管理。治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方案。
科室简介
放疗四科是以妇科、乳腺两大恶性肿瘤的光子、碳离子治疗为优势病种,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外阴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有根治性放疗、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上述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科室共有医护人员1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科室人员先后在天津省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
科室主任党有权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工作24年,曾在全国多家知名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在妇科及乳腺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现任中国医学装备离子放射治疗分会委员、西部肿瘤专科联盟常务理事、甘肃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营养学会肿瘤营养分会委员、武威职业学院兼职教师。科室聘请德国慕尼黑质子重离子中心JorgHauffe教授、“世界重离子肿瘤治疗第一人”日本辻井博彦教授、台湾地区肿瘤放射治疗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任益民教授定期查房指导工作,科室常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孜教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零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李莎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临床工作及科研教学工作。完成省级及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3项。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肿瘤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赢得了社会、同行和患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