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四项检测,哪些指标更能揭示肝脏状态?
肝癌的四项检测,哪些指标更能揭示肝脏状态?
概述
高尔基体蛋白 73(Golgi protein 73,GP73)是一个含有40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73kDa,在细胞高尔基体上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肝脏中,GP73的表达水平较低。然而,当肝脏出现炎症、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情况时,GP73随慢性肝病的进程逐渐增加,在慢性肝病缓解后会回降,可作为评估肝脏疾病进展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

异常凝血酶原是一种人体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质(PIVKA-II),又叫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人体内正常的凝血酶原是由肝细胞合成的,而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体内有个重要特征就是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不仅参加凝血因子Ⅱ(即凝血酶原)Ⅶ,Ⅸ和Ⅹ的合成,并且还是凝血过程中维持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一个促进因子,当维生素K缺乏时,大量异常凝血酶原产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凝血功能障碍,这时,对异常凝血酶原进行定量检测就可以辅助判断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甲胎蛋白(AFP)是人体一种特殊胚胎血清蛋白,由人体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构成。但人类若患有肝细胞癌,其体内的血清AFP含量会显著升高。此外,妊娠期内、胚胎癌、卵巢癌、睾丸癌以及少数胃癌、胰腺癌、直肠癌等也会促使人体血清AFP含量有所升高。鉴于肝细胞癌中血清AFP含量特异性,因此血清AFP动态测定对肝细胞癌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AFP根据其与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力不同,将AFP分三种亚型:AFP-L1、AFP-L2和AFP-L3。AFP-L1主要见于正常或良性肝病;AFP-L2主要由卵黄囊产生,多见于孕妇;AFP-L3主要是由肝癌细胞产生。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部分AFP的糖链结构发生变化(岩藻糖基化),发生岩藻糖基化的AFP与LCA亲和性较高,通常被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其与肿瘤组织的大小、分化、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特异性高于AFP。

AFP-L3%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代表AFP-L3在甲胎蛋白中的占比。

适应人群
(1)脂肪肝、肝纤维化人群;
(2)酒精性、化学毒物或药物性慢性肝病;
(3)遗传代谢肝病;感染性肝病、肝癌患者;
(4)病毒性肝炎携带者;自身免疫性肝炎;
(5)长期饮酒、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人群;
(6)体检人群的常规筛查。
检测指标
肝癌四项检测指标包括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


送样要求
(1) 门诊、住院均可申请。项目医嘱:肝癌四项,亦可单独开具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测定(单项)。
(2) 样本要求:使用促凝管(黄帽管)采集3ml外周血,当天不能检测的样本保存至2-8℃,可保存24小时,超过24小时应放在-20℃保存,样本不能反复冻融。
(3) 当日出报告。门诊患者导诊台旁自主打印机打印报告,住院患者医院LIS系统打印报告。
生物芯片中心
生物芯片中心可开展遗传学检测(耳聋基因,新生儿早筛等)、病原学检测(呼吸道病原菌,呼吸道病毒,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等)、肿瘤基因检测(ALK、ROS1、NRAS、HRAS、PIK3CA、MET、RET、HER-2等)、药物基因组学(氯吡格雷用药指导、华法林用药指导、他汀类用药指导、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指导、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等)。





基因生物芯片室、生物免疫细胞治疗室掠影
生物免疫治疗室开展最新的高科技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目前开展CIK细胞、NK细胞、DC-CIK、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接下来将开展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