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红颜杀手”乳腺癌,早知早查早安心
面对“红颜杀手”乳腺癌,早知早查早安心
提到乳腺癌,很多女性朋友会心头一紧。它被称为“红颜杀手”,常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榜首。但今天,我们想告诉大家一个最重要的事实:乳腺癌并不可怕,它是可防可治的,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关键在于三个字:“早”——早知晓、早预防、早发现。

一、认识它:乳腺癌的“真面目”
简单来说,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有不同分型,治疗方案也因人而异。了解高危因素,能帮助我们提高警惕:
遗传与家族史: 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女儿)的女性,风险显著增高。与BRCA1/BRCA2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激素水平: 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晚(>55岁)、未生育或晚育(>35岁)、未哺乳等,意味着身体受雌激素影响时间更长,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 长期高脂肪饮食、肥胖、饮酒、缺乏运动。
精神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中。
既往病史: 曾有一侧乳腺癌史,或良性疾病活检证实有非典型增生。
注意: 没有高危因素,不代表绝对安全。所有女性都应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

二、发现它:身体的“求救信号”
乳腺癌早期往往不痛不痒,但身体会给出一些“信号”,需要我们细心捕捉:
无痛性肿块: 这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活动度差。洗澡或自检时触摸到,务必重视。
乳房皮肤改变: 出现“酒窝征”(局部皮肤凹陷像小酒窝)或“橘皮样”改变(皮肤毛孔粗大、水肿)。
乳头异常: 乳头凹陷、偏向或糜烂。特别是单侧乳头出现血性或浆液性溢液。
乳房轮廓改变: 双侧乳房不对称,或局部隆起、凹陷。
腋窝淋巴结肿大: 早期可能表现为同侧腋窝出现无痛、质硬的肿物。
记住: 一旦出现以上任何症状,请立即就医,但切勿自行诊断、过度恐慌。
三、筛查它:构筑坚实的“防御工事”
等出现症状才去检查,往往为时已晚。主动筛查,才是对抗乳腺癌最有力的武器!
1. 乳腺自检:每月一次的“自我关怀”
建议每月月经来潮后第7-14天进行(已绝经女性可固定每月某一天)。
看: 面对镜子,观察双乳是否对称,皮肤、乳头有无异常。
触: 用手指指腹(非指尖)平压,以划圈的方式检查整个乳房、腋窝和锁骨区域,感受有无肿块。
挤: 轻轻挤压乳头,看有无溢液。
自检的意义在于熟悉自己乳房的正常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变化”。但它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检查。
2. 临床体检:医生的“专业手诊”
建议2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临床检查。
3. 影像学检查:三大“照妖镜”
乳腺超声: 无辐射,对致密型乳腺效果好,能很好地区分囊性和实性肿块。是年轻女性的首选。
乳腺X线摄影(钼靶): 国际公认的乳腺癌筛查金标准,对发现以微小钙化为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尤为敏感。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
乳腺磁共振(MRI): 灵敏度最高,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已确诊患者的病情评估。
4.筛查建议:
普通女性: 4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乳腺超声和/或钼靶检查。
高危女性: 需提前开始(如25-30岁),并遵医嘱联合使用超声、钼靶和磁共振进行更密集的筛查。
四、战胜它:现代医学的“组合拳”
如果不幸确诊,请一定保持信心。现代医学治疗乳腺癌已进入“个体化综合治疗”时代,手段非常丰富:
手术治疗: 从传统的“全切”发展到更多“保乳手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女性形体美。
放射治疗(放疗): 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清除术后残留的癌细胞。
化学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这些全身性治疗手段,像“特种部队”一样,根据肿瘤的分子分型进行精准打击,疗效好,副作用也更可控。治疗方案由多学科专家团队(MDT)为您量身定制。
五、预防它:生活方式的“守护盾”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控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
坚持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尤其是绝经后。
限制饮酒: 最好不饮酒。
乐观心态: 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适时生育,坚持母乳喂养。

乳腺癌,是一场我们与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的对话。它提醒我们,要更关爱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