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宫颈癌:从病因到治愈的全方位认知

发布来源: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3 19:15:00
字体:

直面宫颈癌:从病因到治愈的全方位认知

宫颈癌,曾被视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但如今它已成为一种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深入了解它,是我们战胜它的第一步。

一、 根源探秘:罪魁祸首是HPV病毒

绝大多数宫颈癌(超过95%)的元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的持续感染。

HPV很常见: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高达80%-90%。它就像一场“感冒”,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被人体免疫系统在1-2年内自动清除。

“持续感染”是关键:只有当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特定高危型别(如HPV-16和HPV-18型,它们导致了70%以上的宫颈癌)的病毒,造成长期、持续的感染,才可能经历“HPV感染 →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即癌前病变) → 浸润性宫颈癌”这一漫长过程,通常需要5-15年。

wuwei

二、 构筑防线:预防远胜于治疗

我们拥有两道极其有效的防线来抵御宫颈癌:

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

作用:疫苗能模拟病毒模样,激发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在病毒入侵时将其拒之门外。它是预防HPV感染的根本手段。
疫苗种类:目前有二价、四价、九价疫苗,“价”代表可预防的病毒型别数量。无需纠结价数,尽早接种能获得的疫苗才是最好的。

接种时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4岁女孩为首选接种对象,即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效果最佳。但即使已有性生活或年龄稍大,接种仍有益处。

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HPV型别,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

筛查“双保险”:

HPV检测:查找是否存在致病元凶(高危型HPV病毒)。

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查看宫颈细胞在病毒影响下是否已经“学坏”(发生异常变化)。

筛查建议:一般推荐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5-30岁开始,定期进行筛查。若联合筛查结果均为阴性,筛查间隔可延长至5年。

wuwei

三、 警惕信号:倾听身体的“求救声”

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通常没有任何症状,这正是筛查至关重要的原因。当出现以下症状时,病情可能已有所发展,应立即就医:

接触性出血:性交后、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

不规则阴道出血:非月经期出血、月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再次出血。

白带异常:白带量增多,伴有腥臭味,或呈米汤样、血水样。

晚期症状:若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骨盆疼痛、下肢肿痛、排尿困难甚至肾衰竭。

四、 积极应对:精准治疗与长期管理

一旦通过活检确诊,医生会根据临床分期、年龄及生育需求,制定个体化方案:

癌前病变(CIN):属于可控阶段,可通过LEEP刀/冷刀锥切等小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同时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

早期宫颈癌(I-IIA期):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切除子宫、部分阴道及淋巴结。部分极早期患者同样可选择宫颈锥切以保留生育能力。

局部晚期宫颈癌(IIB-IVA期):通常采用 “放射治疗 + 同步化疗” 的综合疗法,效果显著。

晚期及复发宫颈癌:治疗手段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旨在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初审:张洁

复审:马树纤

让我们联系您

陇ICP备 160024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