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而知全身!带你了解什么是ECT
一扫而知全身!带你了解什么是ECT
普通的CT检查大家都不陌生,而ECT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本期,就带您了解一下核医学科的ECT是什么?
所谓“ECT”,是指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它是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的检查方法,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生理生化特征,可通过其了解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生理、生化及病理等方面的变化。
核医学科主任陶雪梅介绍,全身骨显像骨扫描可以从骨骼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两方面进行病变观察,通常比X线、CT等形态学检查提前3—6个月甚至更早时间发现骨转移灶,可谓“火眼金睛”。因此,对一些较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等,即使没有骨痛,也可作为术前或术后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转移灶,指导临床治疗。
ECT能开展哪些项目呢?
1.全身骨显像(骨扫描) :可早期诊断骨骼转移瘤;对已知骨转移的患者可明确骨骼转移的程度、范围,有无临床未知的骨转移灶;对不明原因的骨痛患者,可排除骨转移癌;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可用于术前评估或治疗后评价疗效;判断移植骨的存活情况,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有无松动或感染等。
2.肾动态显像(包括肾图、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了解各种疾病引起的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如通过肾动态显像可以早期了解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监测放化疗患者肾功能的损害程度,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术前肾功能的判断;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监测移植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情况。
3.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判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部位、范围、程度;心脏疾病的预后及疗效观察。
4.甲状腺、甲状旁腺显像: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的判断,协助诊断甲状腺炎或甲亢,异位甲状腺(术前定位)的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
5.唾液腺显像:了解唾液腺分泌功能,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及观察疗效。
6.碘-131全身显像:用于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有无残留、复发或转移。
7.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用于判断甲状腺功能,协助诊断甲亢或甲状腺炎。
ECT的优势有哪些呢?
ECT是SPECT功能、代谢显像与CT解剖结构成像两种技术完美融合,一次检查,可同机同时完成核医学SPECT影像检查和放射学CT检查,并可将两种影像进行图像融合,充分地发挥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的优势,使两种影像诊断信息互补,不但可了解病变的功能状态,又可精准确定病变部位,具有早期发现病变、精准定位的优势。
像骨扫描可以从骨骼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两方面进行观察病变。通常比X线、CT等形态学检查提前3—6个月甚至更早时间发现骨转移灶,而且通过一次显像检查可以了解到全身骨骼情况,可以发现X线、CT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对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及辅助治疗方案制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ECT检查注意事项
1.注射核素有一定的放射性,但剂量很少,辐射剂量低,正确应用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2.检查完毕后,药物将在3个半衰期(1个半衰期即6小时)排泄完毕。
3.检查前需要去除体表金属异物,如钥匙、手机、项链、耳环、硬币、挂件等,以免形成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4.注药后对陪人有一定辐射,剂量很少,3米以上可视为安全距离。
5.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核医学科简介
我院核医学科创建于1998年,是武威首家核医学科。现已发展成为完全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规模要求及业务需求的临床学科。目前,科室已发展为我省业务开展较全,集核医学影像诊断(SPECT、PET/CT)、核素治疗、体外检测分析、甲状腺专科门诊于一体的综合科室。科室现主要开展以下诊疗项目:
一、核素治疗
主要利用放射性核素开展的内照射或外照射治疗项目,包括131碘治疗甲亢、甲状腺癌及高功能腺瘤;氯化锶治疗骨转移癌、90Sr-90y治疗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90Sr-90y治疗前列腺增生以及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等项目。
二、体内影像诊断
SPECT-CT检查(ECT检查),主要用于了解脏器功能检查,目前开展的检查项目有全身骨显像、骨三时相、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灌注显像、甲状旁腺显像、全身131-I显像、唾液腺显像以及局部断层显像等11余项SPECT/CT显像。
三、体外诊断
现开展以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激素检测为代表的60余项检测项目,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德国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及全自动发光仪检测,项目独特,方法精准,报告快捷方便。
四、甲状腺门诊
科室设有甲状腺专科门诊,对甲状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各种核素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带头人:陶雪梅
职 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甲状腺疾病、各类核素诊疗
就诊地点:总院区门诊二楼223室 重离子院区门诊212室
联系方式:6989036 698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