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百科|幽闭恐惧症遇上了磁共振,如何破局?
影像百科|幽闭恐惧症遇上了磁共振,如何破局?
想象一下,当你置身于一个狭窄、封闭且轰鸣作响的空间,恐惧如潮水般袭来,呼吸也变得困难——这正是幽闭恐惧症患者面对传统核磁共振(MRI)检查时的真实困境。

然而,在兰州重离子中心,一项技术革新正悄然改变着他们的命运:3.0T大孔径高端定位核磁。
近日,一位饱受幽闭恐惧症困扰的患者就在这里成功完成了检查,这不仅是个人勇气的胜利,更是科技与人文关怀携手创造的突破。
幽闭恐惧症:检查路上的“隐形高墙”
幽闭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患者在封闭或拥挤的空间中会感到极度恐惧、失控感,甚至出现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传统的核磁共振检查舱空间狭小(孔径通常约60厘米),检查时间长(可能持续15-45分钟甚至更长),且伴随持续的、有时较为响亮的噪音,这些因素叠加,对幽闭恐惧症患者构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许多人因此拒绝或推迟必要的影像检查,可能延误关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为兰州市区唯一的3.0T大孔径高端定位核磁,
正是为打破这堵“隐形高墙”而生:
技术优势

01 超大孔径设计
采用97cm超大内径净磁体架构,75cm的孔径相比于普通磁共振增大了25%,为孕妇、肥胖人群等特殊检查需求人群提供了更舒适的检查体验。
02 强大梯度系统
配备业内首台单体峰值功率达到3.5兆瓦的梯度功率放大器,可轻松驾驭高级临床科研应用,乃至高精度放疗模拟定位,突出重离子治疗核磁定位的优势。
03 智能成像技术
搭载联影第二代加速平台光梭ucs2.0及acs智能光梭成像技术,融合压缩感知技术、并行采集技术等,实现全身百秒成像,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
04 先进线圈技术
独具特色的魔毯线圈,像被子样轻柔舒适,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优势,能给受检者提供更好的扫描舒适性。
05 生命感知技术
首创毫米波雷达生命感知技术监测患者呼吸情况,支持微小呼吸幅度的高精度监测,实时显示患者生命体征,保证磁共振的高质量图像和患者安全。
临床应用

01 肿瘤筛查与诊断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作为无辐射全身“类PET-CT”成像,突出病变显示,尤其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检出率。同时,udce具备3s以内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实现更精确的DCE数据定量,用于肿瘤定性、治疗疗效预测及评估。
02 神经系统检查
自适应优化可变翻转角matrix3d序列配合光梭成像2.0,可一次性显示全部12对颅神经,显著提高细小颅神经的显示率与解剖细节,判断神经的受侵犯程度。此外,还可进行灌注、神经纤维束(DTI)、静息态及任务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等功能成像。
03 心血管系统检查
能够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对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病等诊断有重要价值。血管斑块智能分析后处理引擎可自动进行血管管壁分析以及斑块智能分析,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04 腹部检查
亚秒级腹部4D多期动态增强(T-UCS)光梭动态增强成像支持最高32倍加速,实现0.5s/期亚秒级时间分辨率,可完整采集包含动脉早、中、晚期所有动态增强全过程,明确腹部病灶范围和性质。
05 骨骼肌肉系统检查
UCS2.0平台的应用,使得局部图像可自如放大,3D MPR重建使得关节成像更加清晰、立体,大大提高了骨关节病变的诊断率和诊断准确率。全新MAPS软骨定量平台结合UCS3D成像,可精确显示软骨微小病变。
人文关怀:全程守护,融化心灵坚冰
我们深知,技术是基础,关怀是桥梁。针对特殊患者,我们提供了一套“安心检查”的个性化服务方案:
检查前:充分沟通是关键。医护人员会详细解释设备特点(重点介绍大孔径优势)、检查流程、可能听到的声音,并邀请患者提前进入检查室熟悉环境,甚至进行短暂的适应性体验。
检查中:允许家属在安全区陪同,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技师全程通过通话系统保持沟通,随时告知进度、安抚情绪;患者可佩戴专用降噪耳机/耳塞;采用更舒适的体位垫;并承诺可根据患者感受随时暂停检查。
患者心声:从“不可能”到“我做到了
“以前光是想到要做核磁,那种窒息感就让我手脚冰凉。但这里的医生护士特别理解,他们先带我看了那个‘大家伙’,空间真的比我想象的大很多,还让我躺进去试了试感觉。检查时一直有人跟我说话,告诉我每一步要做什么,知道我害怕,还允许我家属站在旁边让我能看到他……这感觉完全不一样!我终于完成了一次以前不敢想的检查!”成功完成检查的患者王女士激动地分享道。这次检查为她后续可能的治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影像依据。
温馨提示: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因幽闭恐惧症、体型或其他原因对常规影像检查感到担忧,请主动告知医护人员。我院医学影像科愿与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利用大孔径磁共振等先进技术和个性化服务,助您跨越障碍,安心完成必要的健康检查。
兰州重离子中心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是国有公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兰州重离子中心是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运营的第二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临床应用中心,携手第一台中国重离子治疗系统,第二台中国重离子肿瘤治疗系统于2024年11月15日在兰州重离子中心投入临床运行。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230余例患者的光子、重离子治疗,覆盖肺癌、胰腺癌、肝癌、脑胶质瘤等病种。
兰州重离子中心打造出精英云集的卓越人才体系,构建起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终身荣誉教授申文江、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常委徐博教授等 50 位业界顶尖权威领衔的专家工作站,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王俊杰教授为院长,为重离子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同时,院区还配备了瓦里安VitalBeam医用直线加速器、医科达Infinity四维图像影像引导直线加速器、3.0T模拟定位核磁、GE256排高端CT、瓦里安-铱192进口后装机等一系列尖端医疗设备,这些硬件设施为重离子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治疗过程的高效与精准。
医院以打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肿瘤治疗体系为目标,开设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血液病科、肿瘤外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镜中心、影像科、检验科、超声医学科、血库、血液病中心实验室等科室,开展光子放疗、化疗、重离子、内科、外科综合治疗,及影像、医学检验、超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