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材料赋能重离子治疗 科研合作共绘抗癌新篇章
稀土材料赋能重离子治疗 科研合作共绘抗癌新篇章
——稀土材料增强重离子放射免疫治疗应用研讨会在我院隆重举行

8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联合主办的“稀土材料增强重离子放射免疫治疗应用研讨会”在武威成功召开。会议汇聚了科研与临床的精英力量,共谋稀土材料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孙敏轩研究员深刻剖析了稀土材料的发展历程、技术尖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提升重离子治疗效果方面的潜力。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云博士则从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最新突破出发,深入探讨了重离子治疗肿瘤的科学机理。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孙敏轩研究员授课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云博士授课
我院院长叶延程同志以《武威重离子中心的建设历程与临床实践》为题,展示了医院在重离子治疗领域的卓越成就与领先地位。医院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还积极拥抱科技创新,推动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院叶延程院长以《武威重离子中心的建设及临床实践》为题授课
武威重离子中心作为中国首台重离子系统临床应用中心,已完成1437人的治疗,针对人体头颅、胰腺、肺等部位疑难病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同时,建成以肿瘤综合治疗、饮食管理治疗、心身健康管理、中医辨证治疗、康复理疗、生物免疫细胞治疗、田园治疗、文化治疗为特色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武威重离子中心主楼

武威重离子环大厅
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将在重离子治疗难治性疾病如脑胶质瘤、肺癌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稀土材料在增强重离子治疗效果中的新路径。同时,双方将合作建设稀土生物医学联合实验室,为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回溯八年前,武威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率先在基因诊断和细胞治疗领域布局,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分中心与生物免疫细胞实验室落户医院,标志着医院向肿瘤诊治的国际尖端技术迈进。如今,这些平台已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支撑,与重离子技术形成合力,共同构筑起抗击癌症的坚固防线。





基因生物芯片室、生物免疫细胞治疗室掠影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稀土材料与重离子治疗技术的融合理解,更为双方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科研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将推动重离子治疗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与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