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媒 促进重离子事业发展——国内外放射治疗领域著名专家参观武威非遗文化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武威,这颗河西走廊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是西北繁华与诗意的代表。9月16日,日本大阪重离子中心金井达明教授,德国慕尼黑质子中心(RPTC)Jörg Hauffe,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教授Tan Hong Qi、Wang fuqiang、Lew Kah Seng、Lee Kang Hao,中国台湾肿瘤放射治疗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任益民,中国台湾长庚医院前首席物理师吴嘉明,白求恩基金会放疗专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主任江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吉喆、姜玉良、孙海涛等国内外放疗专家一行来到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非遗文化馆,观看《凉州攻鼓子》、倾听《凉州贤孝》,感受凉州文化,共鉴天马风采。

武威,亦称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丝绸之路上一座“后食恒足,战守多利”的军事重镇而“耀武扬威”。《凉州攻鼓子》由汉唐军旅乐舞演变流传到民间,成为凉州民间重大祭祀庆典活动“凉州社火”中一个耀人眼目的重要节目,经千百年历史嬗递,依然光彩照人,令人赞叹。2008年10月,《凉州攻鼓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千年遗存、百代传承,名扬国内外。






自2016年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开启重离子国际合作后,多年聘请日本辻井博彦教授、柴山晃一、金井达明教授和德国JörgHauffe教授等国际知名重离子专家定期来武开展临床工作,同时,医院50余名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到德国、美国、日本及国内著名医学中心受训。目前已建立陇台两岸精准放射治疗示范基地。台湾长庚医院前首席物理师吴嘉明教授和台湾地区前放疗协会主席任益民教授长期在医院工作。

辻井博彦教授查房

金井达明教授指导工作

JörgHauffe教授与妻子奥尔加教授指导工作

任益明教授与吴嘉明教授查房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作为首台中国重离子系统临床应用基地,已完成1500余人的治疗,针对人体头颅、胰腺、肺等部位疑难病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及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地。出版了《碳离子放射治疗操作标准治疗流程》《碳离子治疗辐射安全管理及设备运行细则》《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碳离子治疗丛书-技术分册》(临床、物理、技术)等专著6部。建立了首个中国重离子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40余个病种重离子治疗的临床方案。同时,建成以肿瘤综合治疗、饮食管理治疗、心身健康管理、中医辨证治疗、康复理疗、生物免疫细胞治疗、田园治疗、文化治疗为特色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医疗交流合作,充分借助其独有的全球资源,全力构建全方位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关键纽带作用,开启新的里程碑,助推医院达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携手各方共同推动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