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完全闭塞面临截肢,技术创新妙手“保肢”
动脉完全闭塞面临截肢,技术创新妙手“保肢”
54岁患者因股深动脉及膕动脉血栓形成,血管完全闭塞,肢体冰冷,感觉丧失,武威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新技术--外科手术暴露血管后再介入取栓,让原本面临截肢风险的患者成功保腿。

10月6日,我院介入科和骨与康复科协作成功为一位因股深动脉及膕动脉血栓,血管完全闭塞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暴露血管,介入取栓,让原本面临截肢风险的患者成功保腿。

54岁的王先生因股深动脉及膕动脉血栓形成,血管完全闭塞,肢体冰冷,感觉丧失,患者需要截肢。但为了保住肢体,介入科申请多学科会诊,讨论保肢取栓的可行治疗方案。
医院多学科会诊决定,外科手术暴露血管后再介入取栓。最终在10月6日,骨与康复科杨乾滋主任团队在影像介入室完成暴露血管,同时由介入科杨旺盛团队完成取栓,在多学科协作下完成了这例病人的治疗,血栓成功取出,下肢血运恢复,保住了肢体。


术后患者肢体血运正常,皮肤逐渐转红,皮温恢复,感觉恢复,患者避免了截肢风险,收到了良好效果。
股深动脉及膕动脉血栓是下肢动脉血栓的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血管内血液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导致下肢动脉血管的堵塞,引起远端组织供血不足血流中断。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烈疼痛、堵塞血管以下的皮肤苍白、皮温下降、麻木、运动障碍等。如不及时处理,下肢因持久性的缺血发生坏死,将造成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方法的使用,介入治疗对患者来说创伤小、痛苦少、疗效显著,使许多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免去截肢的痛苦。
如何预防下肢血栓
1、饮食因素:高脂肪饮食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引起血栓病的重要因素,建议低脂饮食。
2、吸烟因素:有人总结,每天吸烟在20支以上且时间持续长达20年以上者,其血栓病发病率较同龄不吸烟者高出数倍。
3、妊娠和服用避孕药因素:产后期血栓形成较产前期高出6倍,建议多采用输卵管结扎术或用避孕工具避孕为妥,尽量不服用避孕药,这对中年以上育龄妇女尤为重要。
4、肥胖因素:适当增加活动量,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糖、血压和血粘度,对预防血栓病具有重要意义。
5、体位和活动因素:长久处于某一体位活动少的人,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因此,主张长久处于某一体位活动少的人做些工(课)间操、散步、肢体运动,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6、创伤和手术因素: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易发血栓或血栓栓塞症。因此,手术后的病人要尽可能早起床、早活动、多饮水,切勿整天蜷缩于床上,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对于术后24小时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在床上做肢体活动;活动不便者,应做肢体上下被动活动或腓肠肌的按摩,以便改善下肢血运,防止血栓病发生。
初审:张莉红
复审:张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