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一科利用Spyglass(胆道镜)确诊,ERCP诊疗+根治手术精准施救胆管癌患者
消化内一科利用Spyglass(胆道镜)确诊,ERCP诊疗+根治手术精准施救胆管癌患者
胆管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占全身肿瘤的1%以下,占消化系统肿瘤3%,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胆管癌多发生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比例1.4:1,分为肝门部胆管癌、远端胆管癌,胆管癌常见的病因有:胆管-胰管汇合异常、胆管囊肿/残余胆管囊肿、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的胆管炎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等;胆管癌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直至病灶进展增大,引起胆道梗阻所致梗阻性黄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右上腹痛、恶心、腹部肿块,恶心,呕吐,大便色浅、灰白、尿色深黄及皮肤瘙痒,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现、诊断存在困难,发现时往往病情进展,预后较差。胆管癌确诊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综合诊断,目前我院引入超声内镜及Spyglss(胆道镜)检查,可以提早发现胆管癌以及更精准病检,提高诊断胆管癌水平。
病例分享
患者马某,2022年10月主因“突发上腹部胀痛5天”就诊,入院经查上腹部核磁提示:胰腺增粗并强化不均匀,胰头强化信号降低,门-腔静脉间隙增大淋巴结,肿瘤待排。胰周多发渗出积液,胰管扩张,多考虑急性胰腺炎。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胰腺段狭窄,胆囊多发结石。


入院后予抗感染、抑酶、补液等对症治疗,ERCP下鼻胆引流术,超声内镜检查提示:胰头部见一低回声不规则病灶,主胰管扩张,胆总管胰腺段受侵,管壁内见实性不规则病灶,门静脉旁见一低回声肿大淋巴结。超声内镜穿刺胰腺病检提示:(胰头穿刺组织条)血块样 内见少量胰腺组织,符合急性胰腺炎并坏死改变。


该患者超声内镜穿刺病检不支持肿瘤诊断,因患者腹部核磁提示门静脉旁有增大淋巴结及超声内镜提示胆总管受侵可能,未避免漏诊,随即行Spyglass检查;Spyglass胆道镜检查提示:胆管中下段管壁按摩破坏、增生、官腔内弥漫性狭窄,质地较脆、易出血,病检提示:(胆总管下段)腺癌。随即该患者于我院行术前化疗后,行外科胆管癌根治手术治疗。

该病例患者因腹痛就诊,腹部核磁提示:急性胰腺炎,门静脉间隙增大淋巴结,经超声内镜及胆道镜检查最终诊断胆管癌,体现了超声内镜及胆道镜对胆管癌诊断的巨大价值。
武威医科院消化内科简介
消化内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示范基地、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消化科培训基地、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武威分中心、西京生物样本库武威分库等。
消化内科拥有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武威市领军人才、武威医科院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创始人、胃镜中心主任张志镒主任医师、院长助理聂蓬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卢林芝主任医师、张文鸿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赵光源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李世华副主任医师、刘金殿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谢春芳副主任医师等一大批高级职称专家领衔的专业团队。

消化内科装配了国产首台四臂手术机器人,甘肃省第四台、全省地州市医院第一台PET-CT,动态500排宝石能谱CT,Optima670 64排128层螺旋CT等各类设备300余台;STORZ·HD全高清腹腔镜、高清3D胸腔镜、高清3D荧光腹腔镜等各类腔镜10余台;奥林巴斯NBI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内镜30余台。
消化科新风采

重离子院区风采

科室简介
武威医学科学院重离子医院消化内一科目前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卢林芝主任医师是陇原青年创新性人才、武威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整合医学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武威市“天马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擅长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临床研究,科室目前常规开展胃肠镜检查检查、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US(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下穿刺及治疗技术、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POEM(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STER(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胃造瘘术、胰腺肿瘤粒子置入术、食道及肠道支架置入术。

联系我们
咨询专线:0935-6989302、0935-6989301
医院地址: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离子院区3号楼一楼
初审:张莉红
复审:张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