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命“高龄禁区”,九旬老人重获“行走自由”

发布来源: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00:00:00
字体:

跨越生命“高龄禁区”,九旬老人重获“行走自由”

“真没想到,我这一大把年纪,摔得这么重,还能这么快就自己站起来!”9月26日上午,武威肿瘤医院骨与康复科的病房里,95岁的付奶奶紧紧握着徐德钢主任的手高兴地说。老人家眼里闪着光,笑容里都是踏实。家属亲眼见证老人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二天就能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行走,充满惊喜与感激。这一刻,我们整个团队的付出,都值了!

突发意外:95岁奶奶遭遇“致命骨折”

一周前,付奶奶在家摔倒,右侧髋部剧痛、无法站立,被家人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由于年龄大、体质差、手术风险高,当地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就诊,随后患者就诊于我院。这种骨折被医学界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致死、致残率极高。选择保守卧床,意味着要面对坠积性肺炎、压力性损伤、血栓等一系列致命并发症风险;而选择手术,则是对患者全身状况、麻醉耐受和手术技术的极大挑战。

多学科协作:为生命“量身定制”方案

面对家属的焦虑与期待,骨与康复科团队迅速行动。“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团队的职业信条。科室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MDT),邀请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康复科等相关专业专家进行会诊,全面评估付奶奶的身体状态、麻醉风险、心肺功能。细致推演术中及围手术期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风险点。麻醉科最终决定连硬外麻醉,营养科制定围手术期营养计划、康复科制定围手术期康复计划。

微创攻坚:45分钟突破“高龄手术关”

高龄手术,关键在于精准把控、快速康复。我们术前通过营养支持和呼吸训练为麻醉和手术提供支持;术中采用微创操作,缩短时间、减少创伤;术后快速康复——医护人员指导从股四头肌训练开始,到协助坐起、站立,再到搀扶下地迈步,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wuwei

加速康复:术后2天实现“独立行走”

术后快速康复是治疗的关键,科室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为指导,护理与医疗团队同步发力:术后2小时,责任护士指导付奶奶进行踝泵运动,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确保老人在康复训练中不受疼痛困扰。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术后第2天,付奶奶已能扶着助行器在病房、走廊行走50米,曾经的绝望被重新站立的喜悦彻底取代。

wuweiwuwei

健康提醒:预防跌倒,护好老年健康

借此病例,骨与康复科医护团队特别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老年人骨骼质量下降、肌力减弱、平衡功能减退,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建议在家中做好防滑措施,保持地面干燥,清除行走通道的障碍物,在浴室、走廊等位置安装扶手;日常应适当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肌力与平衡能力;一旦发生跌倒,尤其是髋部着地后出现疼痛、无法行走的情况,务必立即就医。现代医疗技术已能帮助许多高龄骨折患者重获行走能力,及时、科学的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砥砺前行:守护每一份生命尊严

付奶奶的康复,是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医疗实力的集中体现。从术前评估到手术实施,从术后监护到康复训练,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未来,武威肿瘤医院骨与康复科将继续优化老年骨科诊疗路径,完善“MDT+快速康复”模式,帮助更多高龄患者跨越“手术禁区”。“生命至上,用心守护”,这不仅是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信念,更是他们的行动准则——用专业的技术、温暖的关怀,守护每一位老人的行走自由,让生命的尊严在医疗过程中绽放光彩。

骨与康复科简介

骨与康复科是我市重点学科。主要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创伤、关节、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 名, 其中研究生 3 名,人才梯队合理,均经过专科培训,科室人员分别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西安红会医院、西京医院等全国知名骨科中心进修学习,具有良好的骨科诊疗能力。科室设施先进,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平台。独立开展后腹膜肿瘤切除、全椎体切除、股骨和胫骨骨肿瘤切除,定制假体置换重建术等高难度手术;全髋、全膝、全肘关节及部分膝关节置换手术常规开展;颈腰椎退行性改变手术治疗常规开展,疗效获得广大患者朋友的肯定。全科医护人员以精湛的技术和耐心周到的服务为本地区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地址:武威肿瘤医院中心院区住院部九楼骨与康复科

wuwei

让我们联系您

陇ICP备 16002480号-5